上海管材展
觀眾預登記 展位預定 電子期刊
距離展會開展倒計時

如何推動鋼鐵綠色低碳發展——吳險峰:優化六大結構重視五個現象

Tube China 2022中國國際管材展覽會將于2022年9月26-29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管材展會匯聚所有關注管材鋼管行業的專業人士,展示管材制造完整產業鏈相關產品、技術及服務。

 

“在新發展階段,尤其是‘雙碳’目標下,鋼鐵行業對自身的問題應有正確的認識。”
 

“環境稅優惠、環境保護專用設備購置稅優惠不只是寫在紙面上的話,目前已有一批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的鋼鐵企業實實在在享受到了政策紅利。”
 
“盡管超低排放改造工作非常重要、緊急,但是我們始終堅持的原則是時間服從質量,只有完全達到要求,才會進行公示,絕對不會‘帶病’公示。”

 

11月23日,在全聯冶金商會2021年第二次理事會暨民營鋼鐵經濟高質量發展交流會上,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副司長吳險峰強調,鋼鐵行業要充分認識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意義,同時針對低碳發展的路徑、超低排放改造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意見和提醒。
 

充分認識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意義
 
“鋼企一定要提高思想站位,把思想統一到黨中央的統一決策部署上來,充分認識到實行綠色低碳發展對行業高質量發展、實現‘雙碳’目標、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的極端重要性。”吳險峰指出。
 
“鋼鐵行業既是我國的支柱產業,又是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重點行業之一。”吳險峰闡明了鋼鐵行業在減污降碳工作中的重要性,并對“十三五”期間鋼鐵行業的成績積極評價道,“取得明顯成效,做到了行業增產不增污。”
 
吳險峰指出,在“雙碳”目標下,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之路任重道遠,應對自身的問題有正確的認識。“一方面,鋼鐵行業產量大,粗鋼產量占世界一半以上,產污環節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排放總量在工業行業中均居前3位,且鋼企分布相對比較集中,給很多地區的大氣環境質量改善帶來了巨大壓力;另一方面,鋼鐵行業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在工業中也處在前列。”他說。
 
吳險峰還提醒大家關注今年11月份《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提出的一系列相關要求,如要落實2030年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目標,以能源、工業、城鄉建設、交通運輸等領域和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石化化工等行業為重點,深入開展碳達峰行動;嚴把高耗能高排放項目準入關口,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和化解過剩產能。當前,鋼鐵行業碳達峰行動方案也在編制過程中,鋼鐵行業應保持關注,并積極行動。

 

通過優化調整六大結構助力綠色低碳發展
 
“綠色低碳發展是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當前的新形勢下,鋼鐵行業要突出源頭削減、嚴格過程控制、強化末端治理,著力在6個方面加大優化調整力度,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吳險峰認為。
 
一是優化布局。主要是解決局部地區鋼鐵產能高度集中的問題,超過了大氣環境容量。“鋼鐵產業布局調整,這是鋼鐵行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配合大氣污染治理的需要。”吳險峰表示,很多城市都在開展鋼鐵域外搬遷工作,全國都在執行產能置換,很多新建的鋼鐵企業也都是按照最高標準、最高水平建設。
 
二是優化工藝流程。吳險峰坦言,我國現在短流程比例不到10%,與一些先進國家相比,差距是非常大的。“提高電爐短流程煉鋼產量比例,是解決長流程煉鋼高耗能、高排放的關鍵,是目前減排潛力最大的措施之一,也是下一步重點推進的方向。”他指出。
 
三是優化爐料結構。在球團礦生產過程中,污染物排放量比燒結礦低50%以上。應加大高爐對球團礦的使用比例,減少燒結礦的使用。
 
四是優化產業鏈。“最重要的還是要減少獨立燒結、獨立熱軋、獨立焦化等產業鏈上一些外掛企業。”吳險峰解釋道。
 
五是優化能源結構。第一,要提高綠電的比例;第二,要降低煤炭的使用量;第三,積極研發加氫冶煉技術等,都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手段。
 
六是優化運輸結構。提高廠外物料和產品清潔運輸比例,中長途運輸實施公轉鐵、公轉水,中短途運輸采用管廊或新能源車輛:廠內全面實施皮帶、軌道、輥道運輸系統建設,最大程度減少廠內汽車運輸量,取消廠內物料二次倒運。
 
高質量開展超低排放改造是減污降碳的重要途徑
 
“超低排放改造是單個企業實現減污降碳一個很重要的途徑。”吳險峰指出。他通報了自2019年以來,生態環境部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會同有關部門有序推動超低排放改造取得的進展——全國共19家鋼企約1.14億噸粗鋼產能已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并通過了評估監測;229家企業約5.7億噸粗鋼產能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
 
吳險峰分享道,從目前的開展情況看,超低排放改造有5個現象:
 
一是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改造進展較快,非重點區域進展較慢。已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19家企業均在重點區域,而排名靠前的非重點區域的幾個鋼鐵大省,尚無一個全面完成。二是短流程企業超低排放改造進展慢,目前還沒有一家完成。三是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企業中以央企、國企為主。“民營企業占全國鋼企總產能60%左右,能不能按時完成改造很關鍵。”吳險峰表示,目前,民營企業僅有縱橫鋼鐵、山西建龍、晉南鋼鐵、敬業集團等幾家完成改造,很多企業還在觀望,嚴重滯后于時序進度。四是部分鋼企對超低排放改造的復雜性認識不足。目前,鋼企在采用脫硫脫硝技術、無組織排放治理、清潔運輸、環境管理、在線監測運行和規范化方面尚存很多問題,有的急于公示,評估監測走過場,該治理的設施未治理,該納入評估的設備未監測,該規范的監測口未整改。五是部分鋼企存在偽造生產記錄、做兩本賬、排放監測數據造假等違法行為,觸碰法律底線,這些投機行為都逃不過法律的嚴懲。
 
近期,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印發的《關于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公示終止申報或撤銷公示的相關規定(試行)》,對違反規定的企業進行動態調整。“這就要求企業嚴格按照超低排放改造文件要求,把超低排放貫穿于全工序、全流程、全生命周期,并形成企業理念和生產習慣,做到企業領導真重視、資金真投入、實施真工程、管理水平真提升,穩定全面達到超低排放改造要求。對違反法律法規、超標排放,尤其是弄虛作假的企業,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吳險峰指出。
 
吳險峰表示,生態環境部將繼續實施差異化環保管控,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企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對未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的企業,則要按照重污染天氣應對績效分級采取不同的應急減排措施,同時實施差別化電價、水價政策。“目前,河北、江蘇、山東、河南等幾個省份已經在執行。”吳險峰表示。
 
另外,結合最近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開展的鋼鐵行業采暖季錯峰生產,吳險峰強調:“錯峰生產要抓住關鍵的煉鐵環節,對焦化、燒結、球團等相關配套設備實施全流程管控,按照‘可操作、可核查、可統計’原則制訂工作方案,結合企業能源消耗、環保績效、安全生產、技術裝備、民生保障等因素,實施差異化管控,做到‘獎優罰劣’。”
 
所謂“獎優”,是指環保績效評級A級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全廢鋼短流程煉鋼企業自主采取減排措施。“罰劣”是指其他企業根據不同環保績效評級和目標任務執行差異化錯峰生產比例,環保績效評級越低錯峰生產比例越高;對2021年以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鋼鐵去產能“回頭看”檢查等發現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產能利用率超過120%、未列入工信部鋼鐵行業規范公告的企業加大錯峰生產比例。
 
“錯峰生產有利于促進鋼鐵行業實施‘雙控’政策,提高行業整體利潤,改善空氣質量,起到了‘一石三鳥’的作用。”吳險峰表示。

 

信息來源:www.mcchina.org.cn

關注官微

及時了解展會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