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管材展
觀眾預登記 展位預定 電子期刊
距離展會開展倒計時

2017年中國石油管道系統大事回眸與展望

2018年的第一天,一場大雪飛降祖國最北端——漠河。俄羅斯原油經中國石油管道公司漠河首站順利進入中俄原油二線,標志著我國東北第二條原油進口通道正式投入商業運營。今后,每年從東北通道進口原油將從1500萬噸增至3000萬噸。   

  
對管道人來說,這是對他們辛勤工作的最好回報。  
  
在我國東北,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建設正全面加速推進。在大西南,中緬原油管道投運,為西南地區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從西北通往華北,以中靖聯絡線為紐帶,來自中亞和我國西部的天然氣源源不斷進入陜京系統管道。據了解,2017年中國石油新建管道總里程約5000公里。  
  
巨龍連中外,縱橫貫神州。能源通道的安全高效運行離不開基礎設施保駕護航。2017年,中國石油掀起壓縮機組投產高潮。在西部,西氣東輸三線西段的27臺壓縮機組全部投產運行。在西南,忠武線忠縣首站壓縮機組投運。從西北到華北,陜京管道系統安平壓氣站壓縮機組投入運行。壓縮機組的投運提升了管輸能力。其中,西部地區天然氣管道輸送能力與2016年相比提高了30%。2017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長輸管道年度一次管輸量首次突破1000億立方米。  
  
管道的高效建設與工程質量的提升離不開科技的支撐。2017年,管道系統科技創新的一個亮點是全自動焊技術在中俄原油二線全面推廣應用,以往兩天的工作量現在1個半小時就可以完成,工程質量也得到明顯提升。與此同時,被譽為“管道千里眼”的SCADA系統突破國外壟斷,國產替代軟件PCS系統工業試驗項目通過驗收,軟硬件購置成本可降低10%,系統維護成本可降低20%以上。此外,仿真系統、智能管道建設等方面的快速發展,有力提升了管道施工質量和建設速度。  
  
展望新的一年,中俄東線黑河—長嶺段工程建設全面展開,閩粵支干線項目加速推進,西二線廣州壓氣站等新一批壓氣站擴建增輸工程全面展開,錦鄭成品油管道收尾工程加快推進。與此同時,管道系統將持續推進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努力建設智能管道和智慧管網,不斷提升油氣兩條產業鏈價值。 
  
1.中俄東線建設提速  
  
2017年12月13日,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試驗段總結暨全面加快建設動員會在河北廊坊舉行。當日11時48分,隨著位于黑龍江黑河施工現場的中俄東線黑河—長嶺段11個點段同時打火開焊,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境內段全面加速建設。工程預計于2020年年底全線貫通。  
  
中俄東線起點位于黑龍江省黑河市的中俄邊境,途經黑龍江、吉林、內蒙古、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9個省區市,全長3371公里,是我國目前口徑最大、壓力最高的長距離天然氣輸送管道。這一工程將對帶動我國鋼鐵冶煉、制管、裝備制造等基礎工業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也將有力推動國內氣田、管道、儲氣庫、天然氣利用項目等上中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  
  
中俄東線項目是在中俄兩國領導人高度重視和推動下,加強全面能源合作伙伴關系、深化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又一重要成果,是中國石油服務“一帶一路”倡議、構建我國四大能源運輸通道的重大工程。2014年5月,中俄雙方簽署了年供氣量380億立方米、期限長達30年的中俄東線天然氣購銷合同。  
  
2.中靖線連接我國西北和華北  
  
2017年11月27日,西氣東輸三線中靖聯絡線投產。管道起于寧夏中衛市中衛壓氣站,止于陜西省靖邊縣靖邊站,將西氣東輸管道系統與陜京管道系統連接起來,將來自西北方向的國內氣和中亞氣輸到華北地區。  
  
中靖線全長376公里,采用X80級鋼管,設計壓力12兆帕,管徑1219毫米,設計年輸量300億立方米,與西二線中衛至靖邊聯絡線并行,自西向東敷設。西三線中靖聯絡線打通了除西二線中衛—靖邊聯絡線以外的另一條向華北供氣的重要通道,將提升華北地區供氣網絡資源調配能力。  
  
3.中俄原油二線貫通  
  
2017年11月12日,隨著最后一道焊口焊接完成,中俄原油二線全線貫通,具備進油條件。從2018年開始,我國每年從東北通道進口的原油將從1500萬噸增至3000萬噸。  
  
中俄原油二線工程是中俄兩國經貿合作的典范,也是中國石油推進“一帶一路”倡議落地、鞏固中俄能源合作的重要項目。管道投產后,將填補東北地區石油資源供應缺口,優化國內油品供輸格局,進一步保障國家能源供應安全。  
  
管道全長932.1公里、管徑813毫米,與2011年投產的中俄原油管道漠大段大部分并行敷設。起點位于黑龍江省漠河縣漠河輸油站,途經黑龍江、內蒙古,終點為黑龍江省大慶市林源輸油站。  
  
4.中緬原油管道國內段投產  
  
2017年6月7日9時59分,中緬原油管道國內段一次投產成功。與繞行馬六甲海峽相比,中緬原油管道縮短運送里程1820海里,降低了運輸風險和運輸成本。  
  
中緬原油管道項目是中緬油氣管道合作項目之一。2013年7月天然氣管道正式投產,至今已向我國供氣約140億立方米。如今,中緬油氣管道以印度洋孟加拉灣為起點,一路向東北,斜穿緬甸,從中國西南邊陲瑞麗入境,天然氣管道延伸到廣西貴港,原油管道直抵云南石化,為中緬兩國經濟發展注入能源新動力。  
  
作為“一帶一路”建設先導示范項目,中緬原油管道項目是中緬兩國經貿合作的典范。緬甸段管道長767公里,中國境內段長649公里。國內段于2010年6月開工建設,設計年輸量1300萬噸,多次穿越大型河流,管道落差大、壓力高、U形彎多,其中怒江跨越落差高達1500米,運行控制難度大,是國際上復雜的液體管道之一。  
  
5.云南成品油管網全部投運  
  
2017年12月17日,云南成品油管網安寧—曲靖線啟泵進油。至此,云南成品油管網3條干線全部投運。至此,云南石化成品油外輸具備管輸、公路、鐵路3種方式,將對疏通云南石化生產后路、保障西南地區市場資源供應發揮重要作用。  
  
云南成品油管網總長932.56公里,年設計輸送能力721萬噸。管網地處高原,地質條件復雜,運行難度高,為建設和投產帶來諸多考驗。云南成品油管網共3條干線,分別為安寧—保山線、安寧—曲靖線、安寧—蒙自線,以及一條昆明支線,輻射滇西、滇東南及滇東北等地區,對西南地區整體油品物流優化具有重要意義。通過中緬原油管道入境的原油,在云南煉制加工后,由云南成品油管道輸送,將改善現有成品油運輸條件,促進成品油銷售網絡建設,成為西南地區油品供應的重要“調節閥”。 
 
6.老東北管網改造升級  
  
2017年8月27日,東北管網改造工程最后一段——鞍大原油管道全線貫通。至此,管道公司圓滿改造舊管線、消除隱患的任務。  
  
鞍大原油管道工程是整個東北管網安全改造的最后一項工程,也是國家發改委督辦的重點工程。通過升級改造和新線建設,徹底消除了管網本體隱患,大幅提升了儲運能力。工程投產后,將實現東北地區原有資源的靈活調配,保證東北煉化企業所需原油資源穩定供應,東北管網俄油年輸送量將增至3000萬噸。  
  
2017年12月4日19時06分,鐵大線(鞍山—小松嵐)停運管道掃線清管器順利到達小松嵐站。至此,服役42年的老東北管網安全封存,光榮退役。鐵大線投產于上世紀70年代,是東北管網的一部分,承擔著為大連地區供油的重任。  
  
7.掀起壓縮機組投產熱潮  
  
截至2017年年底,西三線西段27臺壓縮機組全部投產運行,西二線、西三線西段日輸量由1.2億立方米提升至1.7億立方米。西氣東輸一、二、三線管輸能力達每日2.2億立方米。與2016年相比,西部地區天然氣管道輸送能力提高了30%。  
  
壓縮機組是管道輸送的動力之源。2017年,伴隨管道系統壓縮機組投產高潮的到來,管輸能力得到明顯提升。2017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長輸管道年度一次管輸量首次突破1000億立方米。除了天然氣管道建設速度加快外,管道壓縮機組的相繼投產促進了管輸能力的提升。  
  
2017年,除西三線西段壓縮機組全部投產運行外,忠武線忠縣首站壓縮機組投產運行,提高了西南油氣田非常規天然氣外輸通道輸送能力。此外,陜京管道系統安平壓氣站壓縮機組投入運行,安平反輸陜京管道系統最大能力由每日400萬立方米提高至1200萬立方米,有效保障了華北地區的供氣能力。  
  
8.SCADA系統國產化加快  
  
SCADA系統是油氣管道的“千里眼”。中國石油加快推進這一系統國產化取得重大進展。2017年12月25日,經清華大學和中國石油集團專家組嚴格評審論證,由集團公司科技管理部組織、北京油氣調控中心承擔的“國產油氣管道SCADA系統軟件工業試驗”重大技術項目通過驗收。  
  
作為股份公司重大科技專項課題,2015年6月啟動“國產油氣管道SCADA系統軟件工業試驗”項目至今,完成基礎方法研究、現場工業化驗證、軟件優化定型等工作,形成PCS 軟件。驗收會上,清華大學教授葉曉俊指出:“國外產品的功能我們都具備了,并且有所擴展,軟件目標完全達到任務書要求。”PCS軟件應用后,可降低軟硬件購置成本10%,通過自主建設和運維,可降低系統維護成本20%以上。  
  
項目在冀寧天然氣管道和港棗成品油管道成功實施工業試驗表明,國產PCS軟件完全滿足當前油氣管道生產監控需要,能夠完全替代在役國外油氣管道SCADA系統軟件,我國將逐步實現管道自動控制系統的自主可控。  
  
這套國產軟件具有靈活擴展架構與百萬點數據管理能力,達到國外SCADA系統軟件水平,填補了國內長輸油氣管道SCADA系統軟件的空白,可明顯降低股份公司油氣管道SCADA系統工程投資,提高運維效率,并為提升管道安全運行水平提供支撐。  
  
9.國產全自動焊技術廣泛應用  
  
2017年12月13日,中俄東線黑河—長嶺段11個點段同時打火開焊,中央電視臺對全自動焊接技術進行了報道。  
  
管道自動焊成套裝備——CPP900系列自動焊裝備是管道局自主研制的長輸管道施工核心裝備,包括CPP900-FM坡口整形機、CPP900-PC遙控氣動內對口器、CPP900-IW管道內焊機及CPP900-W1/W2系列單/雙焊炬全位置自動焊機,可完成管端坡口的高效加工,管口的高效組對、內根焊和外焊的高效焊接。  
  
這一成果已成功應用于中俄東線、陜京四線等重點工程,引領了行業的技術進步。

來源:中國管道商務網
關注官微

及時了解展會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