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be China 2023 第十屆中國國際管材展覽會已圓滿結束,2024年觀眾預登記敬請期待!
事件描述
7月鋼材出口696萬噸,環比6月的681萬噸增長2.22%;同比下降32.43%,6月同比增速為-37.75%。
7月鋼材進口98萬噸,環比6月的113萬噸下降13.27%;同比下降13.27%,6月同比增速為-0.88%。
7月凈出口量為598萬噸,環比6月的568萬噸增長5.28%;同比下降34.79%,6月同比增速為-42.04%。
7月礦石進口量為8625萬噸,同比下降2.43%,6月同比增速為16.01%;7月礦石進口量環比下降8.92%,6月環比增速為3.47%。
事件評論
供需緊平衡延續,出口回流不改:繼6月鋼材出口同比下降37.75%,增速創2009年10月以來新低之后,7月鋼材出口繼續維持大幅回流態勢,依舊未突破700萬噸/月。出口回流的主要促因,毫無疑問是國內供需緊平衡延續,6、7月份此種態勢甚至得到強化。期間隨著流動性好轉以及后續經濟數據披露,需求預期得到實質修復,韌性充足;同時,我們論述過,在內需不差前提下,供給受限是今年鋼材出口下降的另一大推手,而再次甚囂塵上的冬季環保限產消息,致使供給產生二次收縮傾向,即若嚴格落地,產生的供需缺口效應或將接近中頻爐影響。據測算,2017年采暖季,限產區域高爐產能利用率如果降至50%后,“2+26”城市粗鋼產量或將減少3036萬噸。因此,緊平衡格局不逆轉,出口回流態勢便不會結束,冬季限產期甚至有再次加大回流幅度的可能。管材展上價格行情看好。
澳巴發貨量皆降,礦石進口回落:7月礦石進口高增長態勢暫停,同比增速創今年新低,主客觀原因皆有。從力拓第二季度產量報告可知,今年其礦石發貨量最新預計3.3億噸,低于此前預測值,這或與一季度西澳惡劣天氣導致二季度鐵路需階段性維護,進而影響發貨量有關。數據也是如此,澳洲及巴西發往中國鐵礦石量近期呈下降趨勢,6月環比5月下降0.61%,7月進一步減少,環比5月降幅達5.06%。此外,從歷史經驗而言,2005年以來,若5、6月份礦石進口增速處于當時區間高位,7月增速則會大概率回調,規律在今年依舊成立,此現象或與礦石商隨生產周期、行情變化而進行調整相關。礦石進口回落,也應是近期礦石擺脫此前弱勢的基本面支撐之一。
來源:和訊
及時了解展會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