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be China 2023 第十屆中國國際管材展覽會已圓滿結束,2024年觀眾預登記敬請期待!
為了解決“城市看海、大雨就澇”的城市病,“十三五”期間,海綿城市建設在全國許多城市陸續展開,不僅大幅緩解了城市內澇現象,還有效改善了城市人居環境。
前兩天,云南玉溪又下起了暴雨,但城區125個曾經一下雨就內澇的小區卻再也沒有積水。
“小雨不濕鞋,大雨不內澇”的背后是“十三五”期間,全國30個試點城市共完成海綿城市建設項目4979個,其中,改造了2576個建筑和小區、1093條道路,完成了約3400公里管網改造與建設。按照“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的總體要求,許多小區不僅讓“雨天看海”成為了過去,更讓居民生活品質進一步提高。
一年多前,江西萍鄉安源新村小區的10000多戶居民還飽受內澇之苦。但當地以海綿城市治理為抓手將老舊小區改造、綠道建設、小街小巷綜合整治統籌結合起來,實現了城市的高質量發展。
除了30個試點城市,“十三五”期間,13個省還在90個城市開展了省級海綿城市試點,還有538個城市編制了相應規劃,累計建成各類海綿城市建設項目3.3萬余個,完成總投資1.06萬億元。
五年里,各地通過海綿城市建設,城市防災減災能力不僅明顯提高,城市水生態環境還得到明顯改善,黑臭水體基本得到消除。中國海綿城市建設的實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
來源:中國管道商務網
及時了解展會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