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管材展
觀眾預登記 展位預定 電子期刊
距離展會開展倒計時

中海油華北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在天津保稅區天津空港經濟區注冊成立


繼華南和華東地區之后,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海油)的油氣管道版圖在華北地區落下重要一子。 

  
1月10日,界面新聞記者從中海油官方網站獲悉,中海油華北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下稱中海油華北管道公司)于2018年12月29日17時30分在天津保稅區天津空港經濟區注冊成立。這是中海油在華北地區的首家管道公司。 
  
該管道公司主要基于蒙西煤制天然氣外輸管道項目(下稱蒙西天然氣管道項目)建立而成,目前由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海油氣電)相對控股,另有河北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北京燃氣集團和奧德集團三家股東。 
  
中海油表示,中海油華北管道公司的成立,一是為了運營好已投產供氣的華北地區互聯互通段管道,二是為了繼續推進蒙西天然氣管道項目一期工程后續382公里的管道建設,該項目計劃在2020年11月30日前實現一期工程全線貫通。 
  
蒙西天然氣管道項目于2009年立項,總投資210.6億元。這是中海油第一條跨省天然氣長輸管道,穿越了蒙、晉、冀、津四個省市自治區。項目建成后,將把中海油的天津LNG(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天然氣、山西內蒙的煤制天然氣和煤層氣三種氣源匯合到一起輸送到京津冀地區。 
  
在河北境內,蒙西天然氣管道會途經雄安新區,并設有專門的容城分輸站和若干分輸閥室,可就近向雄安新區供應天然氣。目前蒙西天然氣管道已納入國家《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和四省市自治區的“十三五”規劃。 
  
該項目起點為鄂爾多斯市杭錦旗首站,止于河北黃驊末站,途經達拉特旗、準格爾旗、呼和浩特市、山西、河北、天津,全長1279公里,設計年輸氣量200億立方米,其中鄂爾多斯市境內約228公里。 
  
2018年1月,國家發改委以“發改委能源〔2017〕2227號”文件核準了蒙西天然氣外輸管道項目。該項目分三期建設,一期建設河北容城-黃驊干線、廊坊支線、天津LNG聯絡線,二期建設山西大同-河北容城干線、左云注入支線,三期建設鄂爾多斯-山西大同干線、大路注入支線。 
  
截至2018年10月底,列入內蒙古“十三五”規劃的新建、擴建和擬在建煤制天然氣項目達到11個,預計“十三五”末,內蒙古天然氣產量將達到30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產能達到96億立方米;到2020年,內蒙古全區天然氣(含煤制氣)供應能力可達到396億立方米。 
  
作為國內三大油氣管網運營主體之一,中海油的管網里程最短,且主要集中在天然氣管道,總里程約為4700公里,多分布在海南、廣東、福建、浙江四個沿海省份,主要由中海油氣電負責運營管理。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在國內油氣管網資產上占絕對優勢。截至2017年底,中石油國內運營的油氣管道總里程為8.56萬公里,占總里程的近65%。其中,原油管道占全國的68.9%,天然氣管道占全國的76.2%,成品油管道占全國的43.2%。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約占全國管網總里程數的15%,以成品油長輸管道為主。

來源:中國管道商務網
關注官微

及時了解展會動態